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学历,不是出身,是村。你说是在村里当村长,还是在城市买地铁口学区房,哪个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至于我,别说学区房,我连村口榆树都盘不下来。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看起来挺风光的村——名字就不说了,反正不是我家。你要是猜中了,记得转发给你村里的亲戚,让他们也看看新时代先锋村得有多强。
据说,这村子在晋源区南头儿,紧挨着另一个县。地理位置够边缘的,放在电视剧里都归那种“第一集出场,第二集就被并村”的年代副本管理。不说彩礼,交通都不是最优解,要离开,靠脚,靠爱马仕?你想多了,是靠村两委。
可别以为村子就一定穷得叮当响,人家户籍人口1500多,常住人口也超千,不带水份的那种。再说总面积1213亩地,听起来就像个初中生的作文,数字句句都带“亩”,动不动数字一上千,画面拉满。农用地呢?583亩。剩下的?想象空间无限——也许修路,也许当绿化,也许用来跳广场舞,反正不是我种菜的地。2024年,这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428.81万。你品品,人家锦鲤体质,从不买彩票,年年开出头奖。想起自己上个月工资卡余额,我打了个冷战,只能用“村比村,气死人”八个字抚慰自己。
关键是人家不光有钱,还有党建。上头政策一来,村里就硬是学、反复学、死命学“千万工程”的经验,从理论到实践,全套活学活用。听说还推行“1+5+N”管理架构,别问我N是多少,我只知道我数学不好。全村分成五大网络,有专门的“网络长”负责收集信息、调解纠纷、服务群众。说白了,这“网络长”比我朋友圈活跃的群主还厉害,能收集邻居八卦,顺带管你家鸡下蛋没,谁家小孩儿又往人家菜地撒欢。
“四议会”也玩得风生水起。党员参会率80%往上,村民代表95%。这比例听着就比我楼下业主群还靠谱。每次开会不光知情,还能参与,这叫什么?这就是民主,办得比家长会热闹。等想想自己家小区的业主大会,五户来仨,坐下先吵一架,再把剩下两家的灯断电,瞬间感觉村里这套操作能给北京中介培训班上一课。
然后是“清化收”,说白了就是把村集体家底儿抖搂一遍,理清资产、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定了“党建引领,依法依规,尊重历史,积极稳妥”四句箴言,合起来十六个大字,我数了一遍,出来的精神比朋友圈鸡汤还浓。合同一规范,价款一结算,集体经济年年涨,村干部笑得合不拢嘴,村民也顺带做个幸福的梦。企业主更乐,睡觉都踏实,生怕明天醒来合同飞了。
说到合同,听起来“清化收”没少下功夫,28份合同一撸到底,总价款将近200万,村里收入膨胀近170万。你以为只有包租婆、地产商才会压榨流量,没想到村委会也能分分钟掌握流量密码。不知道白天签合同,晚上熬鸡汤的村干部,个人号里是不是偶尔还推送“法治前线”。
看得出,有了稳稳的村集体收入,大家都乐开花。道路工程一上马,泥泞小路秒变柏油大道,村民每天出门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今天会不会踩进泥巴里哗哗淌水”。村子面子光鲜,村民脚底有路,连拖鞋都能跑得飞起。要是再来点亮化工程、装个监控啥的,谁还住小区啊,一脑袋扎进村里都能薅到幸福。
说起来,村里文明实践又是一绝。他们推行什么“五星家庭评比”,满星可不是晒晒朋友圈点赞就行。每月严格考核“文明户”,还发奖金激励。你穷没事,但家里得文明,抬头得有星星点缀。于是全村447家,满星荣誉人人争抢,文明评比一天不松手,邻里关系和谐了,不高兴也认,只能等下回PK。否则一不留神,邻居家的腰鼓表演赛里就把你家扣上一星,从“五星家庭”瞬间归零,丢人比丢钱还要打击自尊。人人守规矩,户户讲究卫生,谁还记得村头那条吵架的老王?都被文明的铁拳捶怕了。
年度星级文明户发奖那场面,别提多盛大。自家孩子得了奖,家长乐得比郭教师还大度;不拿奖也没啥,毕竟五星不是大白菜,人人有份就不香了。想想我们家,能拿到季度油条买一赠一奖都已经谢天谢地了。
说文明,还是要看产业。村里眼界高,先是流转整合120亩撂荒地,办起了现代农业产业园。什么高标准园区、冷库、净菜加工车间、智慧系统,一站式投资几千万元。听见没,几千万元,要是放在京沪各捏捏房产中介鼻子都要歪一歪。咱就说,现代农业也是要出时髦词的,净菜、冷库、智慧农业、农民现代化,这些听起来很“数字乡村”的操作,人家全都安排。80多村民就业问题一次性解决,年产值眼看就破300万。不知道的还以为村里在建新型码头,其实温室里油菜都穿了普罗旺斯外衣,西红柿一排一排比健身房撸铁还整齐。种出来的菜,听说连市里都抢着要,菜心要明码标价,西红柿得配二维码认证。村书记带头下田,手握幼苗,比我头顶的头发还茂密。那画面感,别说,颇有“人民公仆亲历劳动一线”的既视感,不拍一条短视频都说不过去了。
各类航拍图也是一绝,该露出的都露了,园区里满眼都是钢构大棚和科技感十足的温室。外人一看,保不齐问“你家这村,是不是秘密军事基地?”非也,那是油菜地、番茄田,村民披荆斩棘,智慧种菜,谁还希罕在阳台种葱,直接小区改温室算了。
不光种地这块高调,文化活动也不输三线城市。村里定点投资新建综合文化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康养中心。对不起,听到这话,我突然开始羡慕村里老人,退休生活直接升级到“智慧养老”,要多梦幻有多梦幻。什么腰鼓、背棍,文艺节目天天有,逢年过节乐队必到。你天天盯着地铁里的表演只能摇头苦笑,人家是家门口随时开唱,和谐得让城里人自愧不如。
说实话,有时候听到这些村里的“民主、文明、富裕、和谐”会议精神,忍不住就想笑,这不就是小时候教科书嘛?可没想到,真实的村里硬是一板一眼给你复刻,还带上升级改造的配置,换着花样给每条政策插上彩色翅膀。我们写PPT只能列个大纲,人家村里已经把目标拆解成“月度激励、季度分析、年度清算”三部曲,年度演员表演都能入选市级比赛。
你说村里这套模式是不是可以复制?理论上当然可以,实践嘛,前提得自家有地,有路,有人还要有钱。最重要的,比拼谁能扛得住一波经济数据的冲击,谁能改得动乡土人情那点老毛病。讲真的,吃惯老腊肉的村民,你让他跟文明户去比谁家垃圾分得更明白,估计明年评比就能评出十级心理阴影。文明是讲出来的更是评出来的,谁也不能掉队,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说到底,这村就像突然变帅的同学,曾经没人多看一眼,结果哪天一回头,发现自己混成了全班风云人物。可你别以为变美了、变有钱了、变文明了就没人使绊子,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家村头的狗没拴好,照样会有人说你“五星文明”只是贴纸。可不管咋说,这村起码敢比敢亮,敢过集体经济大考,敢给村民发奖状,比有些地方那种光喊口号、只会晒“打卡”的文艺青年强出几百条村道。
说到这里,我只能感慨一句:现代化村庄的终极形态,看来不是论房产多少,也不是拼哪个小区更豪横,而是谁家的蔬菜能追溯二维码、谁家的温室连上5G、谁家村委会能开民主高效的“四议会”。至于小区,我估计楼下物业群唯一能做到的,还是天天开怼,永远不落下风。
有人问,什么时候我家也能变成这样的文明村、数字村、智能村?我说,等你家公公婆婆都能用上“智慧康养中心”的APP时,八成就差不多了。反正到时记得告诉我,我先搬你村门口蹭蹭WiFi,再顺带买俩普罗旺斯回家喂猫。
最后,致敬这个现实版“振兴乡村样板房”——但愿未来的我们,都不只是朋友圈里的调侃者,而是有一天,能在自家村头,也能猝不及防地撞见这样子的理想家园。等不到那一天,大不了今夜再喊一句口号,“我们村,明年就整它个城管标准”!
放心,这不是段子,是现实。现实比段子更好笑也更荒诞。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配资论坛线上,国盛配资,华联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