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的日本东京银座,街头彩旗飞舞,高挂“祝南京陷落”的庆祝标语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太阳旗和军旗。
\n1937年12月的中国南京,人们站在战火肆虐后满目疮痍的街头,身边是同胞遇难的尸体。
\n这是两张被永远藏于档案中的老照片,一张出自1938年由日本东洋文化协会出版的《日本跃进画报》,一张出自1938年由中国出版的《日寇暴行实录》。
\n岁月无声前行,老照片却记录下那一刻最真实的场景,成为历史事件无法辩驳的实证。
\n8月5日,电影《南京照相馆》总票房已突破16亿元,但你知道《南京照相馆》那个贯穿全片的胶卷背后更多的真相吗?重庆市北碚区档案馆公布了两本同时期出版的画册,将彩旗飘飘和尸骨累累真实地再现人们眼前。
\n东京街头彩旗飘飘
\n南京街头尸骨累累
\n北碚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说,《日本跃进画报》的这张被置于封面的彩色照片摄于1937年12月的东京,当时日本攻占南京的消息已经传回本土。
\n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本攻占南京的消息传到日本后,日本国内一片沸腾,举国庆祝。 北碚区档案馆供图
\n照片拍摄地是东京银座,街头彩旗飞舞,高挂“祝南京陷落”的庆祝标语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太阳旗和军旗。不仅如此,银座的街头还到处挂着德国法西斯和意大利法西斯的旗帜,法西斯的旗帜与日本军国主义的旗帜并挂一起,向日本国民宣示,攻占南京是国际法西斯势力的共同胜利。
\n而《日寇暴行实录》的封面非常简单,灰绿色的封面上只有6个大字——“日寇暴行实录”。翻开画册的第一页,两张黑白图片,四个极小墨字,顶上那张配文“汉口”,黑白照片上身着军装的中国军人正在和百姓们一起抢出被摧毁屋舍中的家当。其下那张配文“南京”,同样的黑白照片上,人们无措地站在硝烟还未散去的南京街头,身旁的废墟里,到处都是死去同胞的尸骨。
\n1938年中国出版的《日寇暴行实录》封面。 北碚区档案馆供图
\n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破南京城墙,南京失陷。这一刻,也被日军用相机拍摄下来。
\n翻开《日本跃进画报》,一张拍摄于1937年12月17日午后一点三十分的老照片占据了画册的两个版面。
\n照片上,侵华日军在松井石根和皇族成员朝香宫鸠彦的率领下,举行了南京入城式。就在这张照片拍下后不久,在松井石根和朝香宫鸠彦的密令指使下,进攻南京的日本军队开始了“无约束”的南京大屠杀。
\n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炸毁南京城墙攻入南京。图为从中山门攻入南京的日军富士井部队。 北碚区档案馆供图
\n北碚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据1946年2月中国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在南京制造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
\n一边是日本相扑在载歌载舞
\n一边是中国百姓被凌辱致死
\n1938年4月23日,遭受完侵华日军大屠杀的南京城内紫金山下,8个日本相扑手正高举双手围成一圈,中间一个身着日本传统服饰的男子正在吹奏笛子。
\n为何时间、地点、事件如此清楚?
\n因为这是画册里日军摄影师自己拍下的照片,自己写下的配文——“为了慰问皇军,横纲玉锦一行于四月二十三日(1938年)在南京举行大相扑,在紫金山下展开了壮阔宏丽的日下开山出场仪式。”
\n为了慰劳攻占南京的日本侵略军队,日本从国内派出相扑队到南京为其军队表演。 北碚区档案馆供图
\n而彼时的南京城究竟何样,这两本档案里都没有记载。但是,在《日寇暴行实录》里,一张张特写的老照片,却记下了南京百姓所遭受的暴行。
\n在《日寇暴行实录》“我们的孩子”章节,一个个失去生命的孩子,蜷曲着静静地躺在黑白照片之中,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超十岁,全部死于日机的轰炸。
\n在“我们的同胞”章节,黑白照片中,一具焦黑的残缺尸体躺在担架之上,照片下写着这样一行字“在南京被日寇用煤油烧死之我国同胞。”
\n这样的照片不胜枚举,页页都是。
\n联手数字化抗战档案文献
\n最大限度还原其原始细节
\n为了让这些珍贵的档案被更好地收藏,近日,在重庆市档案保护中心的技术支持下,北碚区档案馆成功完成一批珍贵抗战文献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此次共高清扫描抗战文献237册、6734页,形成高精度电子数据近2TB,为这批抗战时期重要历史资料筑起“数字防护墙”,实现了永久保存与高效利用的双重目标。
\n北碚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说,本次抢救的文献中《北支事变画报》(以下简称“《画报》”)由大阪、东京朝日新闻社在日本印刷后运到中国发行,《画报》中文章及照片介绍均为日文,为当年随军记者拍摄采写。《画报》是日军自己出版的侵华史实,昔日炫耀军国主义的画报,今天成了侵略中国罪行的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n1938年中国出版的《日寇暴行实录》中记录的汉口和南京老照片。 北碚区档案馆供图
\n此次抢救的文献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已出现纸张脆化、酸化、褪色等问题,传统查阅方式极易造成二次损伤。重庆市档案保护中心根据《画报》实际情况,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了详细的抢救方案。
\n首先,采用专业非接触式扫描设备,以490dpi的高分辨率完成全文扫描,最大限度还原画报原始细节;其次,严格遵循档案行业标准,对扫描图像进行色彩校正、去污修复和元数据标引,形成了标准化数字资源,为后人留存清晰的历史影像;最后,利用脱酸技术对文献原件进行脱酸处理,以延缓文献原件脆化,延长文献原件使用寿命。
\n此次重庆市档案保护中心与北碚区档案馆的合作,是开展市域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实践,北碚区档案馆将向市档案馆移交一套数字化副本,共同用好用活这批抗战时期文献资料,挖掘抗战史料的价值,讲好重庆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助力爱国主义教育。
\n原标题:重庆藏档案再现《南京照相馆》背后的故事
配资论坛线上,国盛配资,华联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