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契奇决定不靠普京,塞尔维亚军队不远万里,来找解放军“取经”,再一次证明了中塞之间的“铁杆”友谊。
中国国防部消息称,中塞两国陆军将于7月中下旬在河北举行代号“和平卫士-2025”的特种部队联训,这也是两国军队首次进行联合训练。
中塞两军暂未透露更多信息,但从塞尔维亚的军事建设情况看,此次来华参训的塞军人员,大概率来自塞军总参谋部直属的第72特战旅或第63伞兵旅,解放军参训部队则有可能来自中部战区。
过去几年中,中塞进行了多次特警联合演训,在反恐、人质救援等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础,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中塞两军此次的联训重点,会更加倾向于渗透侦察等野战科目。
塞方愿意组织特种部队官兵不远万里赶赴中国“取经”,也反映出了塞方对于自身态势的担忧,以及该国在安全领域与中国深化合作的迫切需求。
目前,塞尔维亚在地缘上处境不佳。
首先,科索沃问题的持续存在,导致塞尔维亚与西方之间一直存在着明显的裂痕,科索沃当局也不太老实,多次扯虎皮拉大旗,借助西方支持挑起事端。
过去几年中,塞总统武契奇不止一次命令军队进入战备状态,准备应对科索沃方向的紧张局势。
在中国国防部宣布举行中塞联训之际,美国国务院欧洲和欧亚事务局高级官员布伦丹·汉拉汉等人出访塞尔维亚以及科索沃地区。
尽管在与汉拉汉的会谈中,武契奇强调塞方愿意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美方似乎不为所动,美方人员似乎在此后访问科索沃时,作出了更多安全保证,给科索沃当局打了一剂强心针,有科索沃政界人士就宣称,他们依旧对科索沃加入北约充满信心。
其次,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塞尔维亚此前积极尝试加入欧盟,但由于塞方拒绝承认科索沃独立,且拒绝在地缘外交与安全问题上紧跟西方,希望与中俄等国保持良好合作关系,西方早就想将武契奇政府拉下台来。
塞国内也有一批亲西方人士希望推翻武契奇政府,再加上塞尔维亚确实面临着经济发展上的困难,塞国内局势不太稳定。
今年6月底,贝尔格莱德等地就爆发过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武契奇当时直言,抗议活动背后有外部势力的煽动。
塞尔维亚因科索沃问题或者爆发“颜色革命”,而再次遭遇北约军事打击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偏偏在这种态势之下,原本作为塞方铁杆盟友的俄罗斯又陷入战争泥潭之中,无法抽出更多精力帮助塞尔维亚。
同时,由于塞尔维亚出售给捷克等国的武器,被捷克等方转手提供给了乌克兰,俄塞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俄方已经多次指责塞尔维亚间接支援乌克兰。
在此情况下,塞尔维亚只能更多地通过与中国等国家强化合作,来提升自身的国防实力,应对可能的危机。
而在当前阶段,一旦科索沃局势有变或者塞尔维亚内部生乱,北约不太可能派出地面部队进入塞尔维亚,而是会以当年轰炸南联盟的模式,支援科索沃当局或者塞国内反对派。
所以,塞军现在需要着重提升的就是应对北约空中打击与特种部队渗透破坏的能力。此次中塞陆军的联合训练就属于后者。在防空领域,中国更是为塞尔维亚提供了诸多帮助。
在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打下过美军F-117A隐形战机的塞尔维亚第250防空旅,就已经换装了中国产的FK-3与红旗-17AE防空导弹,该旅旅长亚历西奇直言,塞军对中国防空导弹系统非常满意。
中国现在愿意为塞方提供帮助,不仅是因为两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也是考虑到了塞尔维亚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进入欧洲过程中的重要合作伙伴。
诚然,中塞两国的地理距离,决定了如果塞方陷入战争之中,中国无法及时有效地提供太多军事援助,但在和平时期,中国能够帮助塞方有效提升军事实力,让武契奇政府有更强的底气,去应对国内外的威胁。
综上所述,此次的“和平卫士-2025”联演远非一次简单的军事交流,它既是塞尔维亚在复杂环境下,寻求外部安全支撑的一步,也是中国深化与欧洲友好国家战略协作、巩固“一带一路”支点的务实举措。
武契奇政府通过与中国的特种作战联训及防空系统合作,实质性地提升其应对潜在北约空袭与特种渗透的核心能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内部稳定增添重要砝码。
这充分体现了塞尔维亚于地缘变局中“未雨绸缪”。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战略智慧——利用多边平衡,特别是倚重中国的力量,来弥补传统盟友缺位带来的安全赤字。
配资论坛线上,国盛配资,华联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